主旨: | 建議追蹤研習支出的報酬 |
謝謝您提供的資料,
備註第三點「....但具有研習會性質之研討會或年會,應有主辦單位出具相關文件佐證其為研習課程(活動),始得認列。」
所以,我事前就有詢問過主辦單位,他們都樂於開證明,辦的活動是「學術研討會與實務研習課程」。
教育部一定已經答詢過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才有上面的但書。
按照一般常識,研習是上課,是單向為主。研討則較強調雙向。前者是後者的子集合。
以前郭校長辦的「研究夢工廠」也發證明,所以我們目前至少有一個共識:研習並不是限定在考證照,或不得具有研究性質的活動。
郭校長當初的用事是希望一石二鳥。用最經濟的方法,讓學校老師取得研習證明,又培養研究能力。事後證明,前者目的有達到,後者完全沒有(就我所知,沒有任何老師或學生做出與校外研究者演講內容直接相關的研究)。
我與主班單位溝通的另一個方法(既然教育部有上面的但書,表示已經有人在用了),老師到研討會發表論文,也取得研習證明,這是確確實實的一石二鳥方法。
當然,若就長遠制度演化看這個問題,研習是針對五專時代,老師沒有研究壓力,教育部設計出的替代方案。用研習證明取代著作發表。我認為這個制度在會很快消失,因為目前有專利、相關技職表現等取代這個制度。
外面的補習班與書商,還有銘傳大學、世新大學等,最近都在辦收費六千元左右的研習活動,幾乎都是學 spss, eview
的研究軟體,或講研究方法。僅有鼎新的 ERP 偏向實務。
所以,希望學校訂出更清楚、更經濟、更有效率的辦法或作業標準,達到研習與研究的目的,又不用讓這些機構賺錢。當然,如果統計資料證明,老師參加上述活動之後,有更好的產出(證照或論文或其他任何證明)。我完全支持持續目前的作業模式。
劉任昌
From:
Sent: 2013/1/29 [星期二] 下午 02:38
To: 劉任昌 [robertliu]
Cc: 長; 長
Subject: RE: 有事情請幫忙(為何參加研討會不是研習?)劉老師您好:
Sent: 2013/1/29 [星期二] 下午 02:38
To: 劉任昌 [robertliu]
Cc: 長; 長
Subject: RE: 有事情請幫忙(為何參加研討會不是研習?)劉老師您好:
請參考附檔之備註3。
祝 寒假快樂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From:
劉任昌
[robertliu]
Sent: Monday, January 28, 2013 3:52 PM
To: 黃小玉 [syhwang]
Cc: 校長
Subject: 有事情請幫忙(為何參加研討會不是研習?)
Sent: Monday, January 28, 2013 3:52 PM
To: 黃小玉 [syhwang]
Cc: 校長
Subject: 有事情請幫忙(為何參加研討會不是研習?)
老師,
希望你能了解,這是是針對制度。我是希望可以建立更明確的制度,讓未來的老師可以遵守。
以下是我參加該研討會的部分資訊
因為牽扯的教育部補助款的問題,所以,我將會想辦法請教育部解釋參加研討會是否是研習?
我目前詢問一些許多知名學者與德明評鑑委員的意見是:研討會當然是研習。
不過,因為你電話中有對我說,研習主要是是考證照等。所以,
我目前希望你可以提供學校老師參加世新大學等機構研究方法尤其是 spss
與 eview 等的申請補助資料。
至於,我申請時間超過,這是因為我們系主任一直退我件。這是另為一回事情。
我希望先可以釐清何謂研習?
麻煩您了。
劉任昌
主旨: 技職院校的學術活動都會替參與老師想到「研習證明」的準備,一般大學則是很樂意的配合參與者開出。
對不起,不應該黃老師太多抱怨。實際上,我對這個問題已經反應超過三年,都沒人理。
主因是我們系上老師,尤其是系主任鮮少參加國內財金界的研討會。我上個公文,被退三次,曾經被退伍次,被拖了一星期。
這是另外一個問題,是關於系主任過濾老師上簽資訊與內容的權限。
我從小至今,從來沒有入此挫折,作業被退伍次,且都是經過工讀生來指指點點,哪裡不好,哪裡要改。
之前系主任都不曾退公文。
最後,回到重點,其他學校都懂得變通,用最低成本方法,與最高效率方法,得到研習證明,希望學校也可以學習。
劉任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